電子商務的快速發(fā)展惹火了快遞業(yè),同時也催生了各種灰色利益鏈??爝f單號在網絡平臺公開叫賣“熱火朝天”的現象被媒體相繼曝光,輿論爭議聲不斷??爝f業(yè)面臨誠信危機,個人信息安全保障的尊嚴也在遭受踐踏。近日,國家郵政局對全國各地方郵政管理局下發(fā)了《關于嚴密防范寄遞企業(yè)及從業(yè)人員非法泄露用戶使用郵政服務或快遞服務信息的通知》,要求全行業(yè)迅速開展寄遞企業(yè)信息安全檢查工作。
.快遞單號被販賣,導致個人信息安全遭泄露的現象,一方面說明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意識還比較薄弱,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國目前個人信息安全法制不健全的現狀。從源頭上根除倒賣個人信息現象的不正之風,需要把信息安全建設納入法制化的軌道上來,加強法律監(jiān)督和行政監(jiān)管兩手抓。
快遞單號遭販賣拷問信息安全
當前發(fā)展迅猛的快遞業(yè),正面臨一場空前的信任危機。近日多家媒體曝光了由快遞單號引發(fā)的客戶信息泄露的現象。快遞單號交易開展“如火如荼”,甚至衍生出了如“淘單114”、“單號吧”等多個專門交易網站平臺。在快遞單號交易網站上,快遞單號被明碼標價,售價從0.4元至2元不等。被交易的快遞單號涉及申通、圓通、韻達在內等多家快遞公司。
不僅如此,經有關媒體進一步求證得知,被參與販賣的快遞單號信息均屬實,每個“單號”都能找到真實詳細的信息,包括“單號”的價格、快遞類型,是否掃描、預計掃描時間和實際掃描時間等。在網絡如此發(fā)達的當下,販賣行為無孔不入,普通消費者已無秘密可言,個人信息安全的“裸露”狀態(tài)讓人不寒而栗。
加盟商的漏洞
不少加盟商為了省事,就將大量的快遞單據打包賣給廢品回收站
上述某民營快遞公司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此前市面上出現的快遞單信息被倒賣的情況,一方面是員工個人的行為,此前快遞員以丟失等多種借口私藏快遞單,然后對外暗中銷售。而最近因為對于快遞信息泄露監(jiān)管越來越嚴格,也就出現了通過拍照等方式倒賣快遞信息的形式。另一方面可能就出現在加盟商這個環(huán)節(jié)
買賣快遞單號實際上是買賣個人信息,損害的是網絡消費者自身的利益。正因為“單號”上明確寫成了消費者的家庭住址、電話以及購買的物品,這也極有可能成為了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機。比如,不法分子可利用“單號”偽造快遞包裹,趁機掉包,亦或者貨到付款的包裹因用戶未及時查收有可能被騙走貨款??梢?,對于個人信息加強保護,還需要國家、快遞公司、個人形成三方合力。
值得欣慰的是,光天化日販賣信息的猖狂現象已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響應。國家郵政總局日前下發(fā)《關于嚴密防范寄遞企業(yè)及從業(yè)人員非法泄露用戶使用郵政服務或快遞服務信息的通知》,要求全行業(yè)迅速開展寄遞企業(yè)信息安全檢查工作。《通知》明確指出,寄遞企業(yè)及從業(yè)人員非法泄露用戶使用郵政服務或快遞服務信息,均屬違法行為。同時,郵政總局強調將聯(lián)合有關部門對互聯(lián)網和電商等可疑環(huán)節(jié)進行排查,完善信息安全監(jiān)管措施,堵塞管理漏洞,嚴厲打擊非法泄露、販售信息等各類違法犯罪行為。
利益驅動催生灰色產業(yè)鏈
供需關系是促使買賣形成的關鍵??爝f單號頻頻被泄露,甚至被堂而皇之地公然叫賣,那么,誰在買,誰在賣,誰是罪魁禍首?可以斷定的是,快遞單號交易已經衍生出灰色產業(yè)鏈。有關調查顯示,每天有至少幾十萬的信息在被倒賣,買方恰恰是如日中天的電商和淘寶賣家。原因在于,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多數的小電商和淘寶賣家選擇投機取巧的“刷磚”方式來打開局面,他們依靠買賣真實的快遞單號來炮制虛假交易記錄,抬高信譽等級。正因為快遞單號“刷磚”方法不但效益好而且成本低,因此販賣快遞單號便有了生存的溫床,并逐漸在網絡上大行其道,產生一條利潤豐富的灰色利益鏈。
誰會是快遞單號的賣家?不難想象,快遞員和快遞公司有最大的嫌疑,也將難辭其咎??爝f員涉獵的業(yè)務范疇決定著其最有可能接觸第一手用戶信息,而快遞公司沒有嚴格的權限限制、人員流動率高的特點,也使得快遞單號信息泄露有據可循。在販賣快遞單號信息的產業(yè)鏈條中,快遞員、快遞公司都可能從中獲利。在未來,加強內部信息管理、人員監(jiān)管機制建設將成為快遞業(yè)發(fā)展的重要課題。當然,在互聯(lián)網時代,黑客盜取客戶信息案例不勝枚舉,快遞單號泄露也不能排除黑客挑釁的可能。
加強信息安全需健全法制
面對快遞單號泄露用戶隱私的有肆無恐,國家郵政局日前對全國各地方郵政管理局下發(fā)了《關于嚴密防范寄遞企業(yè)及從業(yè)人員非法泄露用戶使用郵政服務或快遞服務信息的通知》,《通知》提出了對寄遞企業(yè)信息安全檢查工作的要求,有望能夠從源頭上制止快遞單號信息泄露持續(xù)發(fā)酵。但從長遠看來,快遞單號信息泄露折射出我國個人信息安全法制不健全、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保護意識不強等缺陷,因此加強信息安全法制化管制至關重要。
快遞單變成“搖錢樹”,網購被詐騙、年輕女孩家中遭劫……近期一些由于快遞單信息泄露引發(fā)的惡性案件屢屢發(fā)生,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包含客戶信息的快遞單號以及底單竟被標價銷售,已經成為一種“地下產業(yè)”。由此看來,只有及時有效地銷毀涉密介質,才能保證廣大用戶的個人安全問題免受侵害。那么,如何銷毀涉及隱私的個人信息才能夠安全放心呢?作為一家專業(yè)從事信息銷毀技術服務的解決方案供應商,深圳匯遠佳禾科技有限公司具備多年的銷毀經驗,其產品已在銷毀領域內獲得了大家的認可

